敏竹林寺,又稱”敏卓林寺、敏珠林寺“,位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扎囊縣,是西藏藏傳佛教寧瑪派(紅教)的六大寺廟之一。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,最初是由寧瑪派高僧盧梅·楚臣西繞修建,建于清康熙十五年,門票價格為20元,開放時間為09:00-18:00,在2006年,敏珠林寺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圖:敏竹林寺
敏珠林寺的寺院坐西朝東,四面群山環抱,山清水秀,環境十分優美。其圍墻為多邊形。寺內主要建筑為祖拉康佛殿,坐西向東,高三層。底層為大經堂,面闊5間,進深6間,內有20根方柱,其中有兩根高5.5米的林柱通向二層。
經堂有一護法神殿,門框、門楣上繪有很多人頭,殿內墻壁上也繪滿了護法神像。這些神像全是多頭多臂,面目猙獰,看后使人毛骨悚然。供奉這類佛像是寧瑪派寺院和密宗扎倉的一大特點。按藏傳佛教的解釋,這些威赫忿怒的護法神靈,是寺院防御敵人和惡魔的守衛者,被稱為“護法神”。從藝術角度說,這種造型粗放、夸張的神靈形象,是西藏密宗藝術的表現,與原始的苯教藝術有著密切關系。祖拉康二層中間為天井,周圍有5座小佛殿,還有一些僧舍。第三層有兩個佛殿,其中喇嘛拉康佛殿內,繪有歷代著名寧瑪派喇嘛像。敏珠林寺最大的佛殿是桂花康,底層經堂進深7間、面闊7間,為兩層建筑。
敏珠林寺注重研習天文歷算、醫學,并以文字書法優美而著稱。按以往慣例,由敏珠林寺選派精通歷史、佛學、藏文和醫藥、歷算的高僧,擔任設在布達拉宮內的僧官教師,另一部分人則到門孜康負責研究歷算和編寫修訂《藏歷年表》。
敏珠林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,在寺主的繼承上以父子或翁婿傳承,并不完全限定在父子血統關系上。敏珠林寺在研究寧瑪派的歷史、教義等方面,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
敏珠林寺是西藏喇嘛的高等學府,屬于我國3A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同時該寺也是西藏的第一座佛學院,且該寺產的藏香香味持久,具有安神的作用,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,其名聲享譽國外。